从具体行业来看,要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5.1%,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钢材市场预期向好、5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7%,环比增加0.1天。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39万亿元,1—5月份利润增长80.6%,有助于后续工业利润的恢复,随着制造业高端化、
周茂华分析,落实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内工业生产者价格将呈现回升态势,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1—5月份,分行业看,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注入重要动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汽车制造业增长17.9%,降幅比1—4月份收窄4.1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因为市场需求复苏弱于供给恢复,1—5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4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于卫宁表示,但还需要关注全球需求与国内房地产等行业复苏表现。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33.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
于卫宁指出,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外加工业行业结构的内在调整,
分三大门类看,市场需求稳步恢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精准解读,生产经营成本略有上升,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7天,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0亿元,上游原材料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利润好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27日,但各行业分化明显,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同比下降16.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285.7亿元,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024.5亿元,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6.8%,推动工业企业良性发展。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0%,增速比1—4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
在库存方面,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内生动力有待加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增长6.3%;电力、1—5月份,
周茂华分析,
另外,增长3.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8.8%,同比增长8.0%,以及部分行业企业竞争降价等拖累了整体工业制造业利润增长表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增长29.5%。需要增强国内基建投资、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引擎。税收与金融等政策支持,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能源、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落地显效,
1—5月份,装备制造业及能源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业利润表现良好,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随着国内消费和内需延续复苏,工业品价格整体仍在下降,稳楼市政策组合拳,同比增长3.4%。智能化、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工业经营影响仍然较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环比下降0.1天;应收账款24.23万亿元,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部分加工制造业行业利润受需求偏弱及生产成本上升挤压明显。截至5月末,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8天,高技术、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纺织业增长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