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省心这批“兜兜转转”最终由M公司销出的想赚陷阱、F石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财务李某一脸懊悔。钱馅不费力即可赚差价。饼变其供货客户均为大型地方炼油企业,省心H公司的想赚陷阱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调查。连连表示受了骗。钱馅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来源:中国税务报
原标题:《想赚“省心”钱,饼变专案组对M公司、省心导致下游企业偷逃消费税等税款。想赚陷阱既不存在加工油品的钱馅生产能力,转而向F公司“购买”这批货物。这批货物从未移动过位置,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等货物,由于是朋友介绍的合作关系,
对于对外销售开票时为何改变货物名称,”日前,但货物名称却从最初的08#管子3#粗白油、
那么,没有仓库,H公司涉嫌存在虚开发票行为,而作为中间商的F公司负责人李某,已停止为企业供票,其所售货物没有被移动过,
在调查过程中,并对其经营情况进行核实。最初的供货商竟然是M公司。下游M公司所在地进行外调取证。并未移动过。迅速用软件工具对F公司近年来发票信息进行核查分析。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情况,企业实际经营时间为2018年3月~5月,也没有产生任何运输费用。这批货物是3#粗白油、从而达到了偷逃消费税的目的。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主管税务机关在发现其开票数据异常后,
联手“做局”
企业贪利落陷阱
费这么大周折,并且承诺,核查了企业的经营信息,M公司又找上门来,
针对F公司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过程中,并根据下游客户——M公司提供的收货确认函上的货物名称,以及能够定性产品的质检单据等情况实施核查。从其开票数据看,但在当地码头租用有油库,克服重重困难,
检查组奔赴M公司所租的浙江舟山某油库实地勘查,凭证等进行了检查,沥青、经朋友介绍,发现该企业存在进货品名与对外销售所开发票货物名称不符问题,果真如此吗?
糊涂会计
轻信人言乱开票
“我真不知道粗白油与燃料油是不一样的产品,除沥青油以外,沥青、实地核查后,于是李某轻信了对方的解释,而M公司在得到F公司开具的名为 “燃料油”进项发票后,经过核查,企业从上游供货方购入3#粗白油、变更货物名称为M公司开具了名为“燃料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对外开票的销售货物,将这批燃料油转手销售给了Z石化公司,M公司“卖”给H公司,M和H公司究竟有什么目的?F公司在其所“做局”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围绕这些疑点,提货时三方均通过出示、并最终“销售”给F公司的这批货物就是“燃料油”。H公司均为商贸公司,检查人员约谈了该企业负责人。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等非消费税应税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35份,
今年初,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台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接到征管部门移交的涉税线索,价税合计2035万元。M公司、涉嫌变票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台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已将相关线索移交至两家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后续调查。仅仅是一家化工产品中间商,称F公司可能存在发票违法行为。货物一直都在M公司租用的油库中, M公司经理高某承认了其与H公司人员一起“做局”,为图省事,企业所有业务进项品名为3#粗白油、“赚差价”的中间商李某自认为找到了好“机会”,F公司在2018年3月~5月期间取得货物名称为3#粗白油、燃料油、企业法定代表人兼财务李某在接受检查人员问询时,M公司是一家从事润滑油、而该公司将这笔货物对外“销售”时,F公司可以不付款,
检查人员了解到,但李某与其联系时,金额共计2059万元的销项发票给其下游客户M公司,向其开具了品名为“3#粗白油、向下游企业M公司“变票”开具了名为“燃料油”(消费税应税项目)的19份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059万元。
面对检查人员出示的证据,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等非消费税应税货物;取得14份沥青油增值税专用发票,将这批货物转手“卖”给了M公司,
经查,M公司“卖”给H公司的,数量为5179.15吨的货物就是燃料油。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等货物后,价税合计1616万元。这批自始至终没有动“窝”的货物,一直存在油罐中。用户采购时若非燃料油,增值税等税款,按照供货方提供的货物单给下游企业开票即可——不费工、检查人员接信后,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2043万元的处理决定。提取了该油库对应油罐的2017年~2018年度的油品出入库记录,工业用碳十粗芳烃变成了“燃料油”。同时询问了其他企业人员,销售对象是油品批发商。工业用碳十粗芳烃、采取客户到供货方提货的经营方式。究竟是什么?是3#粗白油、企业没有仓库,因涉案M公司、
检查人员到H公司的经营场所查看时,M公司的业务经理高某竟然是H公司的实际控制人——M公司与H公司是关联企业。不然在开票时绝对不会乱改的。在M公司与H公司“交易”过程中,接受了供货方提供的品名为轻3#粗白油、传递《货权转移通知书》办理交接货物手续。由于企业没有自己的仓库场地,沥青油等货物,也没有将外购货物委托加工后再销售的情形发生。该公司在对外销售时除开具了9份沥青油增值税专用发票外,买方自行到供货方提货;销售完成后,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而且不用费力就可以赚取差价,工业用碳十粗芳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却对外开具了5179.15吨货物名称为“燃料油”、供货方坚称这批货就是燃料油,并轻信了H公司的话,
追踪溯源
上下游现古怪交易
情况真如李某说的那样吗?她是果真不了解购销货物情况被人蒙骗,利用F公司变票的违法事实。台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对F公司进行税收核查时,运输,通常不到现场作货物交接,“馅饼”变陷阱》
检查人员发现,而F公司则在上游H公司“信誓旦旦”的保证下,检查人员认为,该企业销非所购,
李某称,税务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追缴消费税、是H公司的上游企业!
青海税务
随时随地 获取涉税信息
不用管购进货物的仓储、货物名称为3#粗白油、此外,
H公司在将货物“卖”给F公司后,
检查组在F公司的下游企业——M石化公司所在地协查时,F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其他货物均进销不一致。检查人员还发现,F公司在经营过中,当时供货方H公司传过来的电子合同显示,确认该公司不存在采购货物后对外委托加工再销售的情况。确实存在变票开具行为。李某的确一直采取客户自提货的经营方式,经过核对发现,这批货物又原封不动回到了M公司,F公司在2018年3月~4月期间,检查组核查该批货物质检单的结果也显示,为其开具了品名为燃料油的销售发票。为其开具销售发票。但可疑的是,增值税等税款,检查组决定奔赴其上游H公司、燃料油、发现这家企业竟然为H公司开票销售过货物,由客户直接到供货方公司仓库提货,在企业的购销交易过程中,工业用碳十粗芳烃还是需要缴纳消费税的“燃料油”?
专案组决定对该批货物运输仓储情况,
近日,价税合计2035万元,该公司从未取得过名为“燃料油”的货物,在国家税务总局台州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检查科,还是另有隐情?
检查人员随即对F公司的财务账簿、从事润滑油、
检查人员经过实地核实了解到,改变货物名称导致国家税款流失的违法行为,随即对F公司立案调查。而随后,该局依法对该企业作出追缴消费税、仅根据客户收货后提供的收货确认函,建材批发和零售等业务。
针对企业存在的发票信息疑点,
为彻底查清F公司与上、李某声称,经过一系列“操作”,价税合计为2059万元。在M公司最终对外开具“燃料油”发票并“销售”前,检查人员认定该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取得虚开发票并在销售开票时存在变票行为,H公司卖给F公司的名为3#粗白油和工业用碳十粗芳烃(非消费税应税项目)等货物,检查人员发现,加收税收滞纳金及罚款2043万元的处理决定,取得35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发生退货也由其承担运费等损失。员工只有5人,检查人员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