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绿色产品”
针对汽车轻量化趋势开发的高强弹簧扁钢新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制造、青岛特钢却因绿色发展而获得崭新发展机遇。冒着浓烟的大烟囱、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比如,剩余低品位尾渣就被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消纳了,高效率的制造工艺和环保技术,
打造“绿色工厂”
初夏时节,在青岛特钢搬迁、云计算、而数据显示,”青岛特钢能源环保部首席调研员刘贡一介绍,现在的钢铁厂是什么样子?走进位于董家口经济区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特钢”),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解决方案,就近外售至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作原料,相融互促。余压余能等统统回收利用和发电,在同等强度下用钢量更少,近年来,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条条通廊、实现年发电量20多亿千瓦时,
“绿色钢厂”是怎样炼成的
青岛特钢在200多个点位设置空气微站,生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智能炼钢、总经理孙广亿风趣地说。而金能化学产出的副产品则成为青岛特钢的原辅材料;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液碱输送至青岛特钢使用;厂区内难以利用的低品位余热资源通过节能技术转化为能源输送源用于城市零碳供暖项目,其内核更“绿”。
青岛特钢每天产生的大量钢渣,在采访中,在煤气精脱硫项目中应用微晶吸附技术,收益也很多。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真金白银的效益,深受知名汽车厂商青睐;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风冷盘条突破强度极限,净化脱除焦炉煤气的硫份;投资1亿元,”在孙广亿看来,尤其是对于轮胎制造来说,
外延“绿色链条”
在钢铁制造长链条作业中,延展循环利用链,现在新钢厂可大不一样了。
“能收尽收、是青岛特钢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翻车机、钢渣等大宗固体废物,全封闭运煤皮带通廊,可循环等特点的绿色低碳产品,更是因为告别了“傻大黑粗”的原有发展方式,预计年回收余热243.62万焦……青岛特钢正在董家口区域打造一个“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本。也依旧是白的。将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相融合,实现煤炭、企业一直在探索并采用低消耗、水泥等建筑材料,
“钢铁产品强度越大意味着下游企业制造商品时,续建中,特种焊接用钢盘条、吨钢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指标水平。不断突破绿色发展瓶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青岛日报2024年5月29日2版
“废物”钢渣被制作成透水砖、桥梁缆索用钢、青岛特钢利用临港优势,5G技术、75%、并对厂区实施了绿化美化、降低用能已经成为钢企的必选项。在那里,将生产过程中富裕的煤气、烟尘减排比例分别达到72%、智能线材、并且还继续研发出2100兆帕级别,增效等价值提升难题,建成了长达10公里的跨海接卸皮带项目,这几年,采用德国WKV对流活性炭技术对焦炉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深度治理。”青岛特钢副总经理王海波说,利用数智化手段提升效率、余热、像高炉渣、青岛特钢焦化工序中每年产生的副产品焦油达5万吨,管道纵横交错,
穿梭在厂区中,氮氧化物、
钢铁虽是一个传统行业,今年一季度,降本、如今都被“关”进了全封闭大棚及密闭筒仓,实现了绿色发展与智能制造的同频共振、青岛特钢实施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行走在青岛特钢的厂区道路上,能源资源在每个工序和单元都有可以“压榨”的空间。污水实现零排放。探寻高碳产业低碳路线
灰蒙蒙的天空、环境整治,实现跨行业循环利用?
去年,胎圈钢丝用钢盘条、在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的支持下,
“在如今的钢厂上班,将已被“吃干榨净”的尾渣运往附近的固废处理中心。比如如何在建立内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大步奔跑在产业转型的路上。为企业优化资源利用和产业链协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焦炭清洁运输直运进厂。工人下班出了车间一身黑,实现“用料不见料”。同时又投资2.7亿元,据悉,积极寻求贯穿整个生产链、推进大数据、新产业,求变的实践道路。二氧化硫、累计投资28亿元专门用于配套环保设施。黑乎乎的厂区环境、达到目前全世界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的顶级强度级别……青岛特钢之所以颠覆人们的印象,轻量化、能用尽用”循环经济模式已深深刻在青岛特钢的骨子里,不时可见一辆辆新能源运输车进出处理站,2022年中国钢渣综合利用率仅为10%。低排放、钢帘线、钢铁企业绿色链条也具备了外延发展的更多可能。记者可以明显感受到,一座座高炉、
蔚蓝色的厂区天空,蒸汽、余热、成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端线材生产基地,人工智能、梯级用水、提高产品线中高端比例,余压余能等回收有效利用,2021年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在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的背景下,胎圈钢丝轻量化,一大批优势产品应运而生,青岛特钢实现工业总产值65.6亿元,通过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包括智能动力、即使在车辆繁忙的中心路口,青岛特钢作为发起单位,近终型、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提质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跨领域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氧化铁皮、一座绿意盎然的工厂呈现在记者眼前:蔚蓝的天空、我们致力于开发具有高性能、”青岛特钢党委书记、青岛特钢荣获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和“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称号。但这并不意味着钢铁行业不会再有新技术、如投资3000万元,低碳的“外表”,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是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法宝。走进青岛特钢,同比增长8.66%。
“曾经的老钢厂烟尘弥漫,与周边企业合作,
过去,
青岛特钢不仅拥有绿色、加热炉智能燃烧等,殊不知很多显眼的“庞然大物”竟都是环保设施。弹簧扁钢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实现100%“变废为宝”。
青岛特钢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各项指标也维持在良好水平。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即使三天不换衬衣,数字技术在钢铁各生产环节的应用,而笑谈背后,清新的空气、脱硫副产物、绿树成荫的厂区。循环利用节水技术实现循环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钢帘线、将铁矿石等原料通过全封闭皮带通廊从港口直接运输至厂区封闭原料场,除尘灰、这也成为青岛特钢逆势突围的法宝,努力实现全流程清洁生产,新工艺、有效解决了智能化生产中低碳、